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1-04 浏览次数:2073
1 总则
1.1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由供水单位和规划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在新建,扩建,改建集中式给水时,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城建和水利等单位共同研究用水规划,确定水源选择,水源防护和工程设计方案,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经卫生防疫站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卫生防护和经常管理,由供水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委派当地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境保护等单位必须协同供水单位,按标准规定的防护地带要求,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1.3本标准适用于城乡供生活饮用的集中式给水(包括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给水.
2 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
2.1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2.2集中式给水,除应根据需要具备必要的净化处理设备外,不论其水源是地面水或地下水,均应有消毒设施.取地下水直接供入管网的一次配水井,必要时,还应有除砂,防浑浊设施.
有关蓄水,配水和输水等设备必须严密.且不得与排水设施直接相连,防止倒虹吸.
用水单位自建的各类贮水设备要加以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污染.
2.3凡与水接触的给水设备所用原材料及净水剂,均不得污染水质.新材料和净水剂均需经过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并报卫生部备案.
2.4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严禁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否则,责任由连接管道的用水单位承担.
2.5集中式给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取水,净化,蓄水,配水和输水等设备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质量.
新设备,新管网投产前或旧设备,旧管网修复后,必须严格进行冲洗,消毒,经检验浑浊度,细菌,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合格后方可正式通水.
2.6直接从事供水工作的人员,必须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每年不少于一次.
如发现有传染病患者或健康代菌者,应立即调理工作岗位.
2.7分散式给水应加强卫生管理,建立必要的卫生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经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3 水源选择
3.1新建水厂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乡远,近期规划,历年来的水质,水文和水文地质资料,取水点及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同时考虑到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经济,技术,水资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宜优先选用地下水,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3.2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总大肠菌群平均每升不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工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总大肠菌群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3.2.2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符合本标准2.1条的规定.
分散式给水水源的水质,应尽量符合本标准2.1条的规定.
相关资料: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目前,市场十分流行的饮用矿物质水是否是高品质的健康饮用水呢?它属于天然饮用水吗?周力博士分析说,这首先需要了解矿物质水的特点,矿物质水的加工都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矿物质。能否通过添加人工矿物质来解决纯净水的问题呢?事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矿物质,制成含有钾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人工矿物质水,会使水的酸度更酸,pH值甚至可能低于6.0。而且人工添加的矿物质,其配比和成分远没有天然来源自然、稳定。最后的结果是既不能保证人体所需微量矿物质元素的正常补充,又因为pH值过低的原因而影响人体酸碱的自然平衡。
另外,由于各个厂家所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给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一点可以肯定,添加矿物质的水质远不如优质饮用天然水(包括天然矿泉水)。在添加矿物质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各种阴阳离子的相互的平衡和拮抗的作用,否则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健康,可能还会引起一些营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相关报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