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吸热量与微分吸热量的理论研究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6-24 浏览次数:4550
对于一些物质,最初的微分吸附热较高,接着在以后部分的吸附中急剧下降。例如,炭吸附氯的最初部分放出133. 56kJ/mol的热,而以后的部分降低到103kJ/mol, 0℃时炭对氧的吸附是极罕见的例子,最初部分放出301. 45 ^-540. 1kJ/mol的热,这取决于试验条件,也可能取决于使用的炭种,随着被吸附氧的增加,微分吸附热很快下降到约16. 75kJ/mol.
为了揭示这种吸附热的变化,曾提出各种理论.一种观点认为首先形成一个单分子层,吸附分子的力比以后各层的力强;也有认为是由于表面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最初被吸附的分子可能进人毛细管和裂隙中,同时有几方面被吸附,它们应放出更大的热量;另一种意见认为最初部分是被活性较大的表面原子所吸附,而且吸附力的性质和以后部分不同;最后一种见解认为可以用炭在温度妻o℃时对氧的吸附来解释,一些后来被吸附的氧能够用真空的办法除去,而最初吸附的氧只能靠升高温度的方法除去,这时,放出的不是氧,而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说明最初吸附的氧属于化学吸附,而后来吸附的氧是属于物理吸附。
皮尔斯和里特发现,炭吸附烃类物质时,吸附热随着烃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直链化合物的吸附热比带侧链的化合物大。一般吸附热随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增加,但直链化合物的增加速度比带侧链的化合物大。
吸附热可以用量热计直接测定,也可以用克劳修斯一克拉贝龙方程式从吸附等温线计算,也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量热法是使一定量的气体通过装有炭样的量热器中,测定所放出的热量,这样测得的热量是积分吸热量。
相关链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