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末活性炭投注处理被苯胺污染的水源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0-19 浏览次数:2796
粉末活性炭投注处理被苯胺污染的水源,如今环境污染事故频发,面对突发性的环境化学污染事故该如何处理呢?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向,对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可行方法是投加水处理药剂,活性炭在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如进行粉末活性炭吸附等。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针对苯胺污染进行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应急处理的研究。
以浑河水为原水,模拟突发苯胺污染,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应急处理的试验研究,木质粉状活性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PAC对苯胺的吸附在30 min内能达到80%~90%的吸附容量;PAC对苯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Freundlich)吸附模式,在苯胺的平衡质量浓度为0.030 mg/L时,PAC对其吸附容量约为5 mg/g;比表面积较大的木屑炭对苯胺的吸附效果比煤质炭好,但粒度以300目左右为宜;炭浆浓度越小对苯胺的吸附效果越好;溶液pH以不小于5为最好;絮凝剂最佳的投加顺序是先投加炭浆然后投加絮凝剂;对突发的浑河水苯胺污染,在取水口处投加PAC是十分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表水源地苯胺的限值是4.1mg/L。本研究以浑河水为原水,通过配制一定量的苯胺来模拟苯胺类水污染并进行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应急处理,研究粉末活性炭对笨胺的吸附特性,一般认为粉末活性炭的中等孔隙越发达越有利于吸附动力学平衡,优选炭种和粒度,探讨投加粉状活性炭PAC的炭浆浓度、溶液pH以及絮凝剂的投加顺序等因素对粉末活性炭吸附苯胺效果的影响,并研究苯胺浓度超标4倍左右时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处理效果,为实际的应急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苯胺类废水实验,以浑河水为原水,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国内水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模拟突发苯胺污染.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应急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在30 分钟内能达到80%~90%的吸附容量;粉状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 Freundlich)吸附模式,在苯胺的平衡质量浓度为0.030mg/L时,粉末活性炭对其吸附容量约为5mg/gL比表面积较大的木屑炭对苯胺的吸附效果比煤质炭好.但粒度以300目左右为宜。炭泉浓度越小对苯胺的吸附效果越好。溶液pH以不小于5为最好;絮凝剂最佳的权加顺序是先投加炭浆然后投加絮凝剂;对突发的浑河水苯胺污染。在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十分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关报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