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性炭与竹炭的本质区别和吸附性能比较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9 浏览次数:3309
活性炭是将含碳材料(如木材、竹子、果壳、秸秆、煤、沥青、焦炭等)初始炭化后,继续放在活化炉内进行高温催化或化学催化(活化),再经过酸洗(或水洗)、烘干而制成的。
竹炭是竹材在高温、缺氧(或限制性地通入氧气)的条件下,使竹材受热分解(炭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在制备竹炭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种用途广泛的液体产物——竹醋液。
活性炭是把炭化料经过活化之后形成的具有很强物理吸附作用的产品,竹炭其实是没有经过活化的炭化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竹炭与活性炭的区别
1、加工工艺不同
竹炭只经过炭化阶段,而活性炭除炭化工艺外,还要经过活化阶段。
2、微观结构千差万别:
竹炭的孔隙直径要比活性炭大:竹炭内部大中小孔分导管、维管束,薄壁组织侧壁上的小孔,竹炭的孔隙以大孔为主,其直径以200nm(纳米单位,下同)左右为主;而活性炭以微孔占主导地位,孔隙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大孔(≥50nm),约占总孔容积的10~30%,微孔(≤2nm)约占总孔容积的60~90%,中孔又称过渡孔(2nm≤φ≤50nm),约占总孔容积的5~7%,孔隙平均直径约为1.5nm。
3、比表面积大小不一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所占有表面积的大小。即1克炭的表面积与所有孔隙面积的总和。烧制温度在500℃以上的竹炭,比表面积在150㎡/g至350㎡/g之间;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二次活化制成竹炭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到500m2/g甚至1000 m2/g以上。
因孔隙结构越发达,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功能越强,因此总体上活性炭比竹炭的吸附性更强。
4、硬度相差较大
竹炭密度大,硬度高,不易碎,适合做耐磨的家纺用品;而活性炭比重轻,细软,易碎,故不适宜用于耐磨性要求高的产品。
5、生产成本差异很大
竹炭只需一次炭化过程,而活性炭还需要一个活化过程,其成本比竹炭要高许多,约为竹炭的3—5倍。因此产品售价也是活性炭高3-5倍。
6、原料及其消耗不一样
活性炭的原料消耗一般比竹炭高3-5倍,比如6t毛竹可烧制1t竹炭,但3-5t竹炭才能加工1t竹制活性炭。当然活性炭的原料范围较广,如木屑、秸秆、煤渣、硬果壳等等,都可烧制。
7、形状不一
竹炭千姿百态,有筒炭、片炭、碎炭、颗粒炭、炭粉等等,使用范围很广,如筒炭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炭片可用于净水煮饭,等等;而活性炭一般只有粉末状(直径≤0.18mm)与颗粒状(直径≤8mm)两类,由于没有大块活性炭,所以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
8、吸附对象有差别
竹炭的孔隙以大孔为主,而活性炭以微孔占主导地位。所以,竹炭可吸附的物质种类相对比活性炭要广很多,包括许多的微生物。而活性炭由于孔径很小,因此许多物质不能吸附。但就分子直径很小的物质而言,活性炭的吸附性比竹炭要强好几倍。而且活性炭吸附的针对性很强,不同的孔径用于吸附不同的物质
9、活性炭的吸附性比竹炭要强,更适合用于空气的净化和水的净化,但是成本比竹炭要高.
现市场上有没有活化的竹炭,和低吸附的煤质炭,请选购时加于区分,不要上当受骗。选购时请辨别是否是椰壳活性炭,因为并不是所有活性炭都具有气体吸附能力,只有具备大量孔径略大于有毒有害气体分子直径的活性炭,才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有许多朋友问到活性炭的鉴别,在此特别提供一个直观的方法.将一克活性炭放入水杯中,活性炭会产生急剧的反应,产生大量的水泡,此现象的特殊表明活性炭的活化深度,即吸附能力
在活性炭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物资和气体,办法有两种,一,用于净水的活性炭(鱼缸),先用清水洗去表面污物,再放至太阳下暴晒,十次反复后,需要放入高压锅蒸一次,以完全放出吸附物;二,用于空气净化的活性炭(汽车、家装),注意使用时不要放于温度变化过大的环境,哪样吸与放都在一个环境下发生就没有作用了,使用中温度升高时放到室外,就可有效放出吸附物。
活性炭和竹炭吸附性能比较:
首先活性炭是经过活化过程的的,竹炭只是经过炭化过程,因此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依据其炭本身的空隙结构,而竹炭本身没有空隙结构,所以不具备吸附性能。
嵩山公司相关报道:
嵩山公司相关产品:
椰子壳活性炭 SS-G101T椰壳活性炭 煤质活性炭系列 煤质污水处理活性炭
![]() |
![]() |
![]() |
